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约占90%)1。2022年,全球肝癌的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86.6万和75.9万2。我国是肝癌大国,2022年肝癌新发病例数达到36.8万(占全球病例的42.4%),居国内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31.7万(占全球病例的41.7%),居国内恶性肿瘤第2位3。由于起病隐匿,约70%-80%的中国肝癌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4,中位总生存期(OS)仅约10个月,5年生存率约12%5。
此次新适应症的获批主要基于HEPATORCH研究(NCT04723004)的数据结果。HEPATORCH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57家临床中心开展,共入组326例患者。研究旨在评估与标准治疗索拉非尼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B方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前,HEPATORCH的研究成果在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首次发布,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基于独立影像评估)和OS达到“双终点阳性结果”。与索拉非尼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两组中位PFS分别为5.8 vs. 4.0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1%(HR=0.69,95% CI:0.525-0.913;P=0.0086),两组中位OS分别为20.0 vs. 14.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24%(HR=0.76,95% CI:0.579-0.987;P=0.0394)。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客观缓解率(ORR)较索拉非尼组显著提高,两组ORR分别为25.3% vs. 6.1%。同时,该联合疗法在晚期HCC患者中的安全性良好,毒性谱与已知单药毒性谱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表示:“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基石。HEPATORCH研究充分验证了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联合贝伐ORR高达25.3%,中位PFS为5.8个月,中位OS达到20.0个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TB方案将造福更多中国晚期肝癌患者。”
开云体育首存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博士表示:“在‘十全实美’的基础上,特瑞普利单抗继续突破,迎来了其第11个适应症的正式获批,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作为全球肝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我国肝癌患者长期面临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开云体育首存长期聚焦全球肝癌治疗领域的临床需求,针对不同病程人群布局了运用多元联用策略的临床研究,旨在为肝癌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丰富的治疗选择。我们将持续致力于该领域内的药物创新,为人类抗击肝癌事业注入更强大的‘中国智慧’。”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1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5年3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接受上市审评。
]]>特瑞普利单抗是一款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由中国本土创新药企开云体育首存自主研发,至今已在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2024年,特瑞普利单抗分别获得欧盟委员会(EC)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的批准,用于以下两项适应症:1)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复发、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2)联合顺铂和紫杉醇,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是欧洲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同时也是欧洲唯一用于不限PD-L1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
根据协议,利奥制药将负责特瑞普利单抗在欧盟(EU)及欧洲经济区(EEA)所有成员国,以及瑞士、英国的分销、推广、销售等工作,目前最多可达32个国家。开云体育首存将作为特瑞普利单抗在欧洲的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负责产品的开发、生产、注册、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等事务。此外,利奥制药将向开云体育首存支付包括首付款、未来可能新增的获批适应症的里程款项,以及特瑞普利单抗在合作区域内销售净额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开云体育首存高级副总裁、TopAlliance Biosciences首席执行官姚盛博士表示,“与LEO Pharma的合作为开云体育首存在欧洲市场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公司的全球化拓展战略高度契合。欧洲已被确定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战略区域。作为该产品在欧洲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我们已在当地建立了运营中心,并正在积极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为特瑞普利单抗在欧洲的成功商业上市做好准备。利奥制药作为一家总部在欧洲、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制药企业,在欧洲市场构建了成熟的药品分销网络,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推广经验。我们相信,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方面的优势,让特瑞普利单抗能够精准且高效地覆盖欧洲市场,及早惠及当地有需求的患者。未来,我们将继续践行公司‘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携手合作伙伴为全球患者提供来自中国的高质量创新药。”
利奥制药执行副总裁Jean Monin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开云体育首存合作,为利奥制药现有的抗栓塞业务锦上添花,该业务已为癌症相关血栓患者提供服务。LOQTORZI®(特瑞普利单抗)的分销和营销合作为那些存在高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地区带来了重要的新治疗选择。这项合作专注于专科医院产品,能够补充我们现有的针对癌症相关血栓及其他专科患者的基于肝素的抗凝治疗。借助我们的商业平台,LOQTORZI®将创造有价值的协同效应,并推动持续增长。”
关于利奥制药
利奥制药是一家全球性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改善皮肤病患者的标准治疗,同时还为癌症患者和其他专科患者提供抗凝血治疗。利奥制药由主要股东利奥基金会和自2021年起的Nordic Capital共同持有。利奥制药提供广泛的治疗产品,每年为1亿患者服务。公司总部位于丹麦,拥有4000人的全球团队。2023年,公司的销售净额达到16亿美元。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www.leo-pharma.com。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市许可的申请通过奥比斯项目(Project Orbis)递交。该项目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肿瘤学卓越中心(OCE)发起和倡导,为FDA和其它国家及地区的监管机构搭建合作机制和框架,允许不同监管机构共同审评肿瘤药品的注册申请。特瑞普利单抗是首个被纳入Project Orbis的国产肿瘤药。此外,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鼻咽癌还获得TG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在当地的审评审批注册进度。
开云体育首存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博士表示:“特瑞普利单抗的国际化进展捷报频传。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全球四大洲超过35个国家获得批准,为全球广大患者带去希望。此次在澳大利亚获批,不仅对于澳大利亚鼻咽癌患者而言意义重大,也标志着公司全球化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后续我们将携手合作伙伴全力加快提升特瑞普利单抗在澳大利亚的可及性,以期尽早惠及当地患者。”
瑞迪博士实验室品牌市场(印度和新兴市场)首席执行官M.V. Ramana先生表示:“此次特瑞普利单抗在澳大利亚获批是我们与开云体育首存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开云体育首存的创新疗法正在惠及全球患者。特瑞普利单抗是澳大利亚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治疗鼻咽癌的免疫疗法,填补了该地区鼻咽癌患者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在肿瘤领域,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端到端的护理生态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现有癌症标准治疗药物的获取,在制剂上创新,对创新分子开展战略合作,以及提供超越药物的支持,如营养建议和数字工具。继特瑞普利单抗在印度成功上市后,我们非常期待未来能够为澳大利亚及其他市场的患者带去这款药物。”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根据GLOBOCAN 2022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内确诊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2万1。特瑞普利单抗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5.V1》中推荐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全线治疗的唯一首选药物2。
本次上市申请的批准主要基于JUPITER-02(一项针对一线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NCT03581786)及POLARIS-02(一项针对二线及以上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多中心、开放标签、Ⅱ期关键注册临床研究,NCT02915432)的研究结果。
其中,JUPITER-02是鼻咽癌免疫治疗领域首个国际多中心、样本量最大的双盲、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也是全球首个鼻咽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将总生存期(OS)预设有统计学检验(一类错误控制)并确证具有生存获益的Ⅲ期临床研究。其研究结果曾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全体大会(#LBA2),随后荣登《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8.7)杂志封面,并获得《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影响因子:63.1)全文发表。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使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8%,死亡风险降低37%。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对比单纯化疗延长了13.2个月,从8.2个月提升到21.4个月。此外,接受该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更长的持续缓解时间(DoR),完全缓解(CR)率达到26.7%,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长期生存随访数据在2024年ASCO年会展示,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组5年生存率达到52.0%。
POLARIS-02研究结果已于2021年1月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42.1)。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在既往化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患者ORR为20.5%,DoR为12.8个月,中位OS达17.4个月。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全球四大洲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多项适应症,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约旦等。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0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此外,特瑞普利单抗的上市申请正在全球多个国家接受审评,其中包括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
]]>2023年1月28日,基于一项在伴或不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JT001-015研究,NCT05582629),民得维®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
此次民得维®常规批准基于多项临床及非临床研究,包括JT001-015研究和一项纳入近8000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轻、中度新冠患者中,民得维®可显著加速症状缓解和消失、缩短病程,加快病毒转阴,降低重症COVID-19或全因死亡发生率,对老年和高风险患者效果更显著。在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民得维®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无需或仅需少量调整用药剂量。同时,药理研究显示民得维®基本无药物间相互作用,大大减少了用药禁忌,有效保障患者的合并用药,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选择。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民得维®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XBB.1.16、EG.5、JN.1变异株,对主要流行株持续有效。
民得维®上市以来,可及性不断提升,自2024年1月1日起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每个疗程价格为475元,按照乙类医保报销,大幅低于同类进口产品。患者可在医院及互联网医院就诊购买,显著提升了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关于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民得维®,VV116/JT001)
民得维®是一款口服核苷类药物,可抑制SARS-CoV-2复制。临床前研究显示,民得维®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和突变株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且无遗传毒性。该产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乌医药科技城(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临港实验室、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开云体育首存共同研发。
在新冠疫情期间,民得维®在国内外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一项在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中对比PAXLOVID用于轻中度COVID-19早期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JT001-010)获得国际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96.2)发表[1],另一项在伴或不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中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JT001-015)获得国际顶尖感染病学期刊《柳叶刀-感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36.4)发表[2]。
2021年12月,民得维®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COVID-19患者。
2023年1月,民得维®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轻中度COVID-19的成年患者,并于2023年1月起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4年1月起纳入正式国家医保目录。